当高血糖与高血压相遇成功,糖友危险,而当高血糖再与高血脂成功相遇时,我们的糖友可谓非常危险,因为它们独立存在时已经对健康构成威胁,如果它们三个强强联手,它们会“三力合一”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,对我们糖友的身体造成极大伤害,糖友要注意了,这两个指标高预示并发症不远了,需要积极干预。
一、三者相遇危害大
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会影响身体血管的健康,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,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影响主动脉、冠状动脉、脑动脉、肾动脉等,反应在身体上会引起冠心病、脑血管病、肾病等,这些疾病又会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。
根据相关研究,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,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,糖尿病患者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-4倍。
多项研究还表明,对于病程较长、年龄较大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多的糖尿病患者,单纯的降糖治疗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和死亡的风险,同时需要在降糖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的降压和降脂措施,想要降低糖友的“危险系数”,应该“三管齐下”。
二、“三高”的控制目标
三高联手对糖尿病人影响很大,在血糖控制的日常管理中,不仅要注意血糖水平,还要注意降血压、降血脂。当糖友同时患上高血压和高血脂等疾病时,这时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血糖达标即可,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定制目标,详情见下表:
表1中国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表2糖尿病患者血压、血脂监测管理要求三、有了目标,日常还要管好“三高”
通过上面的图表再结合自己的情况后,你应该知道自己的“三高”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,下一步就是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测,因为日常监测是判断疾病和治疗效果的依据,也是指导医生下达或调整诊疗方案的重要内容。
1、血脂监测
医院做,每1至3个月进行一次。
2、血压监测
血压可以在家自己监测,如果你已经是高血压的患者,在初诊、血压不达标、血压不稳定的情况下,每天早晨(6:00-9:00)和晚上(18:00-21:00)测量一次血压,每次测量2-3次,取平均值,连续监测7天,取最后6天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决定的参考。
如果血压达标且稳定,则每周自测1-2天,早晚各1次。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者或评估降压药治疗效果的,可增加监测次数。在高血压随访阶段,建议每三个月重复第一周测量的频率,即每天早晚各1次,连续7天。
3、血糖监测
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糖监测方法有毛细血管血糖检测法、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法。
(1)毛细血管血糖监测
这包括住院期间的血糖监测和在家中的自我血糖监测。
监测频率取决于各种因素,包括治疗类型、血糖控制程度、低血糖风险、短期调整治疗的需要、怀孕前和怀孕期间的特殊情况以及其他突发其他疾病。
调整血糖监测频率与患者自身情况密切相关,糖尿病病情越不稳定,越需要加强监测。尤其是遇到新事件发生时,如调整药物、运动强度改变、饮食改变时都需要加强监测,年龄越大,越要注意血糖监测,并及时增加监测频率。
(2)糖化血红蛋白监测
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和红细胞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的稳定产物,它的血红蛋白比例与血糖浓度成正比。
通过以上自我监测,随时发现血脂、血压、血糖等异常问题并及时处理,只有这样,才能在早期做到预防与治疗相结合,防止“三高”的发生,从而进一步延缓并发症的发生。